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大学学报(医药卫生)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编号:10288361
氯沙坦钾对慢性血透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第20卷 短篇论著
     作者:毛慧娟 俞香宝 何伟春 王笑云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科, 南京 210029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钾;血液透析;高血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000433 高血压在慢性血透患者中具有很高的发生率,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不良作用,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氯沙坦钾作为第一个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TIA)对高血压治疗有效。此研究旨在了解该药在慢性血透并高血压患者中的降压效果及临床耐受性。

    1 临床资料

    慢性血透高血压患者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32~70岁,高血压病史0.5~31年。导入透析时间1个月~10年。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聚砜膜F5中空纤维透析器,每周透析时间10~12 h,每次脱水均达干体重。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高血压严重程度、透析时间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血压<24/14 kPa的患者,停用其他降压药物1周,血压≥24/14 kPa的患者,在服用硝苯地平10 mg每日3次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氯沙坦钾(美国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批号98054) 50 mg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苯那普利(瑞士巴塞尔汽巴-嘉基制药公司生产,批号008700) 10 mg每日1次。以上治疗持续12周,观察期间不输血,不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观察项目包括血压、血转氨酶、血脂、血钾、血糖及透析膜生物不相容反应、咳嗽、头晕反应等。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P<0.01为差异非常显著。
, 百拇医药
    2 结 果

    治疗组2周后出现降压作用,用药6周时出现最大效用,6~8周血压下降平稳,8周后降压作用不再增强(表1)。2例患者在服药2周后因低血压反应须减半量完成疗程。另有2例患者治疗6周血压未见明显下降,每天加用倍他乐克50~70 mg,血压才获满意控制。两组降压效果均较满意,且无明显差异(表2)。

    表1 氯沙坦钾对血压的影响(±s)

    服药后时间(周)

    0

    2

    4

    6
, http://www.100md.com
    8

    10

    12

    收缩压(p/kPa)

    22.98±3.52

    22.08±3.29*

    21.40±3.17

    20.96±3.10**

    20.84±2.95

    20.74±2.92

    20.54±2.88
, 百拇医药
    舒张压(p/kPa)

    13.64±1.13

    12.97±1.04*

    12.76±1.01

    12.46±0.98**

    12.36±0.96

    12.32±0.98

    12.25±0.89

    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表2 氯沙坦钾与苯那普利降压效果的比较(±s)
, 百拇医药
    氯沙坦钾组

    苯那普利组

    治疗前

    治疗后

    Δ

    治疗前

    治疗后

    Δ

    收缩压(p/kPa)

    22.98±3.52

    20.54±2.88*

    2.44±1.05**
, 百拇医药
    23.36±3.77

    20.81±3.12*

    2.54±1.06

    舒张压(p/kPa)

    13.64±1.13

    12.25±0.89*

    1.39±0.47**

    13.57±1.15

    12.16±1.04*

    1.41±0.49
, 百拇医药
    Δ=治疗前-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两组治疗对肝功能、血脂、血糖均无明显影响。但苯那普利组共有6例发生不良反应(30%),其中3例发生透析膜生物不相容反应;1例发生高钾血症且有ECG的典型改变;1例出现干咳,停药后咳止;尚有1例在首次服药后2 h出现头晕、恶心,次日自行缓解。而氯沙坦钾组共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13.3%),1例服药后轻度头晕,但不影响继续用药;1例服药中出现心悸,停药缓解;另有2例因低血压反应需减少剂量(仍视为有效);无1例发生顽固性咳嗽、高血钾、透析膜生物不相容反应。氯沙坦钾副反应发生率低,且程度轻,而苯那普利副反应发生率高,且程度重,两组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氯沙坦钾临床耐受性较苯那普利好。

    3 讨 论

    慢性肾衰血透性高血压,高容量被认为是主要的因素,但在透析中,约15%~20%的患者在达到“干体重”时,血压仍处于高水平[1],这些患者存在容量-肾素失衡[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异常地增强,其中血管紧张素Ⅱ(ATⅡ)通过其收缩血管的活动及直接刺激生长作用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氯沙坦钾是新一代降血压药物,它高选择竞争性地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A)结合,在细胞受体水平阻滞了ATⅡ介导的生理学效应。另一方面,应用AT1A后,患者体内的ATⅡ水平升高,而此时ATⅡ可刺激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AT2A)发挥血管舒张、抑制细胞生长、促进一氧化氮产生等有益的作用[2]。氯沙坦钾降压作用可能是通过以上双重机制实现的,即抑制AT1A刺激AT2A。我们发现2例老年患者在单一用药2周后出现低血压(6.67%),比文献报道的发生率1.7%高[3],可能与所选病例高血压时间长、心功能较差有关,提示我们在应用AT1A时,虽然大多数患者可以用常规剂量达到满意疗效,但对老年、心血管功能不稳定的患者起始剂量宜减少,并适时调整剂量。
, 百拇医药
    Sarocho等[3]报道9例使用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AN69透析膜的患者发生透析膜生物不相容反应,停用ACEI,改用AT1A后未再发生。而且ACEI较AT1A更易发生高钾血症,提示AT1A较ACEI用于血透患者更有优越性。

    参考文献

    1,Luik AJ, Vankuijk WH, Spek J, et al. The effects of hypervolemia on interdialytic hemodynamics an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Am J Kidney Dis, 1997,30(4):466

    2,Shibasaki Y, Murasawa S, Mori R, et al. Differential kinetics of circulating angiotension Ⅳ and Ⅱ after treatment with angiotension Ⅱ type 1 receptor antagonist and their plasma level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Clin Nephrol, 1999, 51(2): 83

    3,Sarocho R , Martin Malo A , Martinez I,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losartin in nemodialysis study. Kidney Znt, 1998,68:S1259

    (1999-11-05收稿), 百拇医药